B5G 未來的關鍵,在於「智慧」而非「速度」!

2025年 MWC 發布會正式落幕,今年的 MWC 說老實話 沒有像 2022 或是 2023 年一樣,出現什麼「破壞式創新」的技術 。絕大部分,用我的話來說就是 運用一些現有的「前瞻技術」在進行所謂「可預見的」系統整合工程 (例如:AI + RAN, AI Closed-loop automtion, etc,.)。 當一個人齁,對特定領域有足夠的理解之後(例如我專長是電信),就更可以清晰地看見產業的發展脈絡。我覺得現在的 電信產業, 就是努力的在將 3GPP R18、R19 制定的夢想逐步轉化落地。而在這過程中, 我相信全球電信龍頭應該也有了更務實的認知 ,就是知道 3GPP 的 哪些技術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,以及 實現的程度 為何。 因此,與其在那邊期待(RIS、全光子網路與 Cloud RAN 的整合之類的 bla bla bla)等破壞式創新,今年的 MWC 更像是產業內部在對 技術可行性 、 商業化應用 及 市場契合度(PMF) 進行深度驗證。 所以呀!當前全球電信巨頭之間的競爭,已經從「技術創新」轉向 交易成本最佳化 了,也就是 在比誰能以 最低的交易成本 和 CSP (雲服務提供商)建立策略夥伴關係(Strategic partnership)進行水平分工 ,並且搶得先機完成 系統工程的 PoC,然後發表來賺食(商轉賺錢)。 而今天要帶各位來看的就是來自電信龍頭 Ericsson 與 CSP & AI 大佬 Google Cloud 的合作成果發表。 前言 隨著 5G 網路的普及,低延遲、高頻寬、萬物連網的未來已逐漸成形。然而,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,業界也面臨一個關鍵挑戰:網路規模與複雜度的爆炸性增長,傳統的網路配置和人工手動作業模式已經不堪重負。 因此, 意圖驅動 (Intent-based) 的自動化 與 生成式 AI ,在這時候就登場啦!來自 Ericsson 與 Google Cloud 的合作,不但試圖降低 5G 網路的操作複雜度,更進一步挖掘出 5G 潛在的創新服務價值。 Intent-based Networking:讓 5G 按需求動起來 大家可能會想說:「 到底什麼是 Intent-based Networking (意圖驅動網路)? 」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