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5G」標籤的文章

Nephio 驅動 5G 專網的智慧化 orchestration:從多廠商整合到雲原生自動化的未來展望

圖片
Nephio 驅動 5G 專網的智慧化 Orchestration 引言 2025 年即將到來!同時,行動通訊技術的演進也從未暫緩,目前正高速朝 6G 的技術演進中。除此之外,隨著政府大力推動數位轉型(我國也開放了 Band n79 供 5G 專網使用),現如今 5G 專用網路(Private 5G),逐漸成為企業、營運商與 MSP(Managed Service Provider),甚至是文創場域所關注的焦點。傳統電信網路的部署若採用單一供應商模式,往往缺乏彈性與成本優勢;而多供應商環境(Multi-vendor)雖帶來技術與功能上的多樣化,卻同時伴隨著 orchestration 與 management 上的挑戰。面對這些問題,業界正積極尋求一個能夠 統一自動化管理與編排 解決方案,讓網管人員能在 單一管理平台 下高效掌握整個 5G 專網生態系。 因此,本文將介紹 Linux Foundation Networking(LFN)旗下的重要專案 Nephio,並探討如何利用 Kubernetes、GitOps、Intent-based(意圖驅動)等雲原生技術,達成跨供應商、多集群、多元應用(包括網路功能與邊緣應用)的自動化部署、管理與維運。我們將結合技術背景、實務案例與生態系趨勢,讓從事 5G/6G 學研人員或電信產業工程師能夠「深入淺出」理解 5G 專網的未來運營方式。 一、5G 專網編排與管理的挑戰 在 5G 專網的網路設計中,我們必須同時面對多家供應商的軟硬體組件,包括: 異質性網路功能 (Heterogeneous NFs): 如 RAN(無線接取網路)、5G Core、邊緣運算平台、防火牆、CPE(用戶端終端設備)甚至是特定的邊緣應用(如電腦視覺、VR/AR 裝置管理)。 多層次網路結構: 從核心雲端(Core Cloud)到區域資料中心(Regional Site),再延伸至邊緣端(Edge Site),每個層次都可能來自不同廠商、不同 Kubernetes cluster 或不同類型的底層基礎設施(實體伺服器、虛擬機、Bare Metal即服務、雲端虛擬機)。 多重管理系統: 各廠商經常都會使用自家的 EMS(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)與 GUI,但對營運管理者來說,維護多個獨立介面既費時也不直觀。企業或 MSP 需要的是...

電信產業如何透過 Nephio 來處理複雜的 Network Function(Workload)?

圖片
隨著電信業務的演進與變革,網路功能(Network Function; NF)的需求日益增加,尤其是在雲端環境中運行的複雜網路功能負載的部署與管理,已成為電信業者面臨的重大挑戰。而 Nephio 作為一個針對 Kubernetes 的自動化平台,為解決這些挑戰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框架,成為現代電信業者應對複雜網路挑戰的重要技術基石。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如何使用 Nephio 來管理這些複雜的Network Function (Workload),並逐步分析其在 Helm 支援及相關 SDK 研發方面的進展,幫助業界專家理解如何導入這些技術來有效地優化網路功能管理。 什麼是 Nephio? Nephio 是一個專門用來執行基於 Kubernetes 的自動化管理工作的 Open source code 平台。其核心目標聚焦在三大領域: Infrastructure 的部署與管理 Workload 對 Infrastructure 需求的定義與滿足 Workload 本身的配置與管理 這些功能有助於簡化和優化電信業務中許多複雜的網路部署挑戰,使得各類網路功能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和靈活性運行。 在目前的 L2 和 L3 Network Function Deplotment 中,Nephio 主要支援 Free5GC 和 OpenAirInterface (OAI) 這兩個供應商,並透過社群共同定義的 CRD(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)來管理這些 Network Function 的部署過程。這些操作主要依賴 Kubernetes API 來達成自動化和標準化,從而使 Network Function 的管理變得更加方便和一致。 Nephio 不僅是一個自動化管理平台,更是一個具有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的平台。它的開放性和兼容性使其可以整合各種不同的技術和工具,進一步提升電信業務的靈活性和效率。這使得 Nephio 成為在雲原生時代背景下,面對越來越複雜和多樣化的網路需求時,實現高效和標準化運營的一個關鍵解決方案。 為什麼要在 Nephio 中引入 Helm 的支援? 在一年多前,Nephio 社群開始深入探討引入 Helm 支援的必要性。雖然 Nephio 本身試圖超越 Helm 的限制,探索更具彈性和強大的管理模式,但最終確定支援 Helm 的決策基...

全光網路 IOWN GF 架構是什麼?

圖片
IOWN Global Forum 架構的介紹 IOWN GF(全稱為:Innovative Optical and Wireless Network Global Forum)中文可以翻譯成 創新全光學和無線網路的全球論壇 。IOWN GF 這個全球論壇的目標,就是建立一個端到端的(end-to-end)計算與網路架構,而且這個架構 能夠支援各種 Data flows 和各種 Workloads 。如下圖(一)所示。 筆者在此給大家一個觀念,在網路領域中 Workload 絕大部分時間也可以被稱之為 Application 或是 Network Fuction (Depolyment)。 圖(一):IOWN Global Forum Overall Architecture 所謂 開放全光網路 ,全名叫做 Open All-Photonics Network(可縮寫成:Open APN)是一種利用 光路徑(Optical Path) 直接連接端點(endpoints)的網路,能夠提供 高速、超高可靠性 及 低延遲 的連線服務。 在現今的網路系統中, 光路徑的實作是以分段的方式來運行(segment-by-segment) 的 。講白話一點就是:現今從核心網路到終端設備之間傳輸的這條鏈路,在實作上會被分成好幾個網段,而且每一個網段都是各自獨立運作。例如:區域網路(LAN)、接取網路(Access Network)和 inter-data-center network,這裡每一段都需要分開實作和管理。 相比之下,本篇的主角 IOWN GF 的 Open APN 技術 ,其目標就是實現 「僅靠單一個光路徑,貫穿所有(多個)網段」。就好像讓一條高速公路,從你家車庫門口(用戶終端)直接通到目的地(資料中心)一樣。 這樣可以使端到端(E2E)的通訊有一定的品質保障,同時也讓 E2E 的通訊品質具備可預測性。另一方面,這當然也會需要對 E2E 的光路徑管理進行更動態(dynamic control)和更細緻的細粒度控制(granular control)。除此之外,由於光路徑是動態建立的(因此在建立之前,我們很難去準確預測所需的網路效能(需求),因為需求會根據即時的網路使用狀況和用戶的行為而產生變化)所以咧!我們會需要一個能夠 real-time 測量和監控效能的機制,讓...

Google Distributed Cloud 升級:AI 應用、數據處理與數位主權的全方位解決方案

圖片
Google Distributed Cloud (GDC) 助力企業 AI 應用與數位轉型 在過去,企業多半會將應用服務架設在 公有雲(Public Cloud Region) 上來運行,因為那邊有最多的計算資源、最強的資訊處理能力。 而近年來,產業積極導入各種 AI 應用,期望藉此實現數位轉型,並創造更多價值;隨著企業加速導入 AI 應用,對於伺服器(計算資源)彈性部署(低延遲) 的需求也逐漸浮現。因此,公有雲無法協助產業解決所有問題,因為除了 彈性部署(低延遲) 的需求之外,如產業需要處理敏感/機密資料,就還需要 注意關於 數位主權 在地合規 等…的法規限制 。 我國關於 資料在地化 的法規 就有像是: 個人資料保護法 電子支付機構業務管理規則 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 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 所以為了因應這些需求及挑戰,Google Cloud 推出了硬體+軟體的解決方案組合叫做: Google Distributed Cloud (GDC)  這次 Google I/O Extended Kaohsiung 2024 的演講,主要介紹 GDC 引入了哪些 Google I/O 2024 提及的新技術,以及 Google Cloud Next '24 關於 GDC 的更新。讓我們在此快速回顧一下今天演講內容吧! 這次 GDC 的升級,就是專為佈署 AI 應用來設計,讓 GDC 支援了 NVIDIA GPU ,並提供兩種佈署選項: 在邊緣端、Air Gap(斷網)端,使用 NVIDIA L4 GPU(高能源效率) 在資料中心、營運端,使用 NVIDIA H100 GPU(高效能) 除此之外, GDC 也搭載了 GKE Enterprise , 支援 SR-IOV、多網路(Multiple Networking) 。上述功能除了能優化應用的網路效能之外,也提高了應用的可擴展性和故障冗餘(redundancy)。 在 GDC 的 PaaS Stack, 大家最期待的 VectorDB, Vector Search 功能,在 GDC 上面也都支援了 (VectorDB 使用 Google 自家 AlloyDB)。 除此之外,GDC 也支援了 Dataproc ,讓企業可以進行 大規模數據 的管理/處理。現在 GDC 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管理服務,我們已經不...

生成式AI將電信業推向新紀元

圖片
電信產業如何應用生成式 AI? 究竟電信產業該如何引入生成式 AI (Generative AI),來解決業界長久以來的痛點呢?秀吉現在就報給你知! 前言 這個學年來捷克訪問,無法實體參與 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,但身為國外的 GDSC Lead ,進修和教學還是責無旁貸,畢竟人生的樂趣在學習,人生的收穫在於奉獻 www 所以就忙裡偷閒在國外補檔一下 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 | (中華電信)解析 Next’23 最新雲端技術 ;可能是因為主題安排或是時間關係,這場演講比較像是產品成果發表,技術偏少。 但沒關係,本篇文章將科普電信業引入生成式 AI 的魅力在哪?,同時針對演講中提到的 Data Cloud 服務應用與挑戰 做進一步的說明和科普。 簡而言之,這是一篇科普文,所以即使你沒聽過演講也看得懂 (廢話結束,以下正文) 電信產業如何應用生成式 AI 電信產業究竟如何應用生成式 AI,主要可以分成兩大使用範例(Use Cases): Customer Automation (用戶自動化) Network Automation (網路自動化) 一般人經常使用到的生成式 AI,大多都是 大型語言模型 (Large language model;LLM) ,那麼隨著越來越多人的使用和媒體的炒作,民眾對生成式 AI 衍生服務的接受度也將逐漸增加,而這點對於電信業者來說,是個非常好的機會,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 Customer Automation(用戶自動化) 對於絕大部分天然呆的台灣用戶來說:「電信供應商的好壞,在於客戶服務!」 所以只要將客服的體驗優化好,萬事皆好談! 以中華電信為例,它擁有全台 90% 的固網業務以及 1300萬個門號用戶;對於一間擁有如此龐大用戶的電信業者,最重要的就是導入生成式 AI(如:語音辨識模型、對話模型),用來實現 用戶自動化(Customer Automation) ,和以下目標: 更快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 減少客服中心收到的來電 確保電信業真的有善用自家強大的科技技術,實現用戶個人化的電信服務 所以台灣四大電信業者正面臨一個龐大的機會,透過導入生成式 AI 實現用戶自動化,即可徹底改變現狀(例如:使用機器學習來分析客訴情況的描...

O-RAN OAM Use Case(O-RAN Network Planning)用例介紹

圖片
本用例主要說明在 O-RAN Network Planning(網路規劃)和部署的過程中,如何使用 TE&IV 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批次上傳服務。 透過 Network Planning(網路規劃),使得 CSP(雲端服務供應商)能有效地設計、管理和最佳化網路。此外,進行 Network Planning 和 Network Design 的目的,也是為了確保新(世代)的電信網路,能以最佳效益來運行,並有足夠的網路容量和可靠性,以滿足用戶和營運商(operator)的需求。 隨著用於部署的雲原生技術(如:容器化、微服務)高速發展,網路規劃、設計、部署到實現的開發週期已經大大縮短。 庫存(Inventory) 會透過儲存和提供有關 Network Planning 的資訊,來支援Network Planning 的流程。TE&IV 服務[註1] 可將網路資料批次上傳至庫存(Inventory),從而簡化大規模規劃和部署網路的過程。 [註1] TE&IV 服務(Topology Exposure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):代表測試、評估和整合性的驗證。主要用於將新網路技術和服務部署到生產環境之前,對其進行測試、評估和驗證的流程。TE&IV 是網路生命週期管理流程的重要環節,因為它有助於確保新技術和服務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,並確保它們能與現有網路基礎設施無縫整合。 備註:用於批次上傳至庫存(Inventory)資料的檔案格式,取決於通用拓撲結構和 Inventory Model,這部分本規範沒有涉及。 本用例涉及的實體(Entities)/資源(Resource) SMO Framework:用於支援 PNFs 的部屬。 OAM Functions:用於管理 NF 的配置(Provisioning of NFs),和庫存物件[註2]的狀態。 NFO:用來與 O-Cloud 進行互動,執行 NF 的生命週期管理(LCM)。 TE&IV Service Producer:可批次上傳庫存中的 Data。 O-Cloud:與 SMO 進行互動,以佈署 NFs。 [註2] 庫存物件,所謂 O-RAN 的庫存物件,大致可分為兩大類: 實體庫存物件:包括基站、無線射頻天線等…硬體組件。 邏輯清單物件:包括虛擬網路功能 (VNF...

SDR Platform -低軌衛星地面接收站的解決方案

圖片
SDR Platform 指的是用來實現軟體無線電(Software Defined Radio,SDR)的硬體和軟體系統,SDR Platform 可以用來實現各種衛星的操作功能,(如:遙測接收、遙控指令傳輸和頻譜監測...)總而言之 SDR Platform 是一種靈活、高效益的衛星與地面接收站通訊的解決方案。 而軟體無線電(SDR) 呢,它是一種使用軟體來控制 RF 訊號處理的無線電。它比傳統無線電靈活度還要高,並且適應性更強,因為通常傳統無線電都是為了連接特定頻率,或是特定調製方案(modulation scheme)的來專門進行設計的。 以下簡介通用無線電系統的硬體設備及其職責: 通用無線電系統的 Physical Layer 處理和硬體設備示意圖 資料來源:A Software-Defined Baseband for Satellite Ground Operations 上圖最左邊橘色的部分,即是無線電系統前端的接收天線。無論你是用 Phased array、Control Plane Receiver 或是 User plane Receiver 一旦接收衛星通訊訊號之後,必然需要再進行後端處理,讓衛星訊號得以轉換成地面行動通訊訊號以供使用。 由於不同軌道的衛星會使用不同的通訊頻段(如:X, S, Ka, Ku band ...),所以傳統無線電系統的設計方式,會依據不同的頻段來設計 專門的接收器 、專門的 Up/Down Converter ,甚至可以說專為特定頻段 專門 設計了整套無線電系統 。 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特定頻段之後,就會需要進行降頻處理,藉由將高頻的衛星通訊訊號降到中頻或是基頻,最後再經過基頻的系統處理,(上圖右邊藍色部分)將訊號轉換成 OSI 第三層(TCP/IP的網路層) 的 IP,後端就可以透過像是 Gateway 等設備,再介接電信基站、Wi-Fi Router、乙太網路,以供使用! 基於硬體 的衛星地面接收站整體運行的架構圖 資料來源:A Software-Defined Baseband for Satellite Ground Operations 像這類傳統基於硬體的衛星地面接收站,就會需要針對不同的衛星頻段(如:X band, S band )來設計不同硬體和處理方式,雖然它看起來是一套系統,但是其實整合度不是很好,...

O-RAN CNF Migration Attacks的解決方案

圖片
隨著新世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的不斷更新,為了追求更高的網路速度、更大的網路容量,適應更複雜的使用場景,同時還須兼顧設備成本、APRU 和敏捷性管理,電信網路架構的演進,引入了DevOps 概念。一路從 核心網路 (Core Network;CN) 開始著手,緊接著是 無線電接取網路(Radio Access Network;RAN),開始了一連串的開放原始碼、虛擬化,甚至是全雲原生 (Cloud-Native) 的遷移之旅。 電信網路產業朝向全雲原生的轉型已經開始(圖源:自製) 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路 (O-RAN) 的出現,驅動下世代行動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,藉由其標準化的開放介面、新增支援 AI/ML Workflow 的 RAN 智慧控制器 (RIC) 、支援雲原生網路功能的部屬等…創新技術,為下世代電信網路管理帶來了新的機會,有望翻轉傳統電信生態圈。而其中「支援雲原生網路功能部屬」,也意味著 Cloud RAN 時代即將來臨,雲原生網路功能 (CNF) 儼然成為一種趨勢。 雲原生網路功能(CNF) 部屬帶來許多新機會的同時,也意味著我們也即將面臨新的電信資安挑戰。過去面對IT與OT的資安攻防,好厲駭學員早已做好備戰準備,但是現在新型態 CT (Communication Technology) 通訊資安的挑戰即將來臨,試問台灣好厲駭學員該如何處置,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! 雲原生技術帶來的優點與資安威脅 近年來,雲原生技術的應用逐漸興起,不僅帶動了產業界的發展,雲轉型的概念也衍生了許多的商業機會,許多產業界紛紛投入大把資金,期望藉由引入雲原生技術以俾產業轉型順利,雲原生已然成為一股潮流! 承如前段提及,電信網路功能往 Cloud-Native 的過渡已經開始,那麼網路功能在雲原生的過程,勢必會面臨一些既存的 虛擬化/雲原生 資安威脅。 因此本專題海報將針對於 O-RAN O-Cloud 以及部屬在其上面的雲原生網路功能(CNF),可能會遇到的 Migration Attacks 資安威脅進行說明,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。 O-RAN簡介 O-RAN 功能簡介(高級架構圖)圖源:自製 (由於網路功能雲原生已成趨勢,因此後段提及的NF已全部視為CNF) 首先進行 O-RAN 的簡介 SMO 會透過 O1介面進行 NFs 的配置管理,同時透過 O1 介面獲得來自 NFs 的 ...

O-RAN OAM常見問答(FAQ)

圖片
O-RAN 架構由哪些組件組成? (What components makes up the O-RAN architecture?) Ans: SMO、Non-RT RIC、Near-RT RIC、O-CU-CP、O-CU-UP、O-DU、O-RU、eNB、O-cloud OAM 功能的管理服務是什麼? (What are the Management Services of OAM function?) Ans: FCAPS Management OAM 功能有哪些特點? (What are the Management features of OAM function?) 追蹤並快速識別發出警報通知的組件所在以及警報的內容 (Trace and quickly identify problems) 監控狀態(Monitoring Status) 自我修復(Self-healing) OAM function 連接哪些介面? (Which interfaces are connected to the OAM function? ) O-Cloud: Via O2-IMS interface and O2-DMS interface O-RU: Via Open FH M-Plane interface. Other (Managed Elements;MEs): Via O1interface. 您認為 OAM 的哪些 feature/function 更重要? 原因又是什麼呢? (Do you think which feature/function of OAM is more important? And what is the reason?) Ans: Alarm notifications,因為它可以幫助服務供應商快速識別 O-RAN NF 發生了什麼問題。 搜尋開源平台(O-RAN SC 或 ONAP)是否可用於支援 OAM 功能? (Survey the open-source platform (O-RAN SC or ONAP) is available for OAM function?) 是的,MANO(ONAP)、NMS(上述的管理與編排系統在 O-RAN 中稱為 SMO)支持 OAM OAM 與 SMO的交互workflow 示意圖...